吴健雄:“捧红”杨振宁,被称原子弹之母,晚(3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人们每每谈起,都说世界欠吴健雄一个诺贝尔奖。 吴健雄没有说什么,没有纠结于名利角逐与恩怨是非,很快便投身于下一项研究。 诺奖风波之后的几年
人们每每谈起,都说世界欠吴健雄一个诺贝尔奖。
吴健雄没有说什么,没有纠结于名利角逐与恩怨是非,很快便投身于下一项研究。
诺奖风波之后的几年,吴健雄几乎囊括了除诺贝尔奖之外的物理学领域所有大奖。
但吴健雄并不在乎荣誉,她更关注的,是如何努力消除学术界对女性的偏见。
几乎在每次演讲中,吴健雄都会对社会偏见提出批评:“我十分怀疑,微小的原子和核子,数学的表征或者生物的基因分子,难道也会对男性或者女性有着不同的偏好吗?”
她总是鼓励身边的女性科学家:不要因为你是女性,有家或者其他原因而放弃科学。
身体力行,贯穿始终。


当然,吴健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如同科学界的“居里夫妇”,吴健雄也有志同道合的丈夫站在身后。
无论留美之前还是在伯克利大学,吴健雄一直是校花级的“名人”,爱慕者众多。不过,吴健雄只醉心于读书研究,根本无暇顾及这些。
袁世凯的孙子袁家骝是吴健雄在伯克利的同学,苦追吴健雄五年,陪她听课,陪她上图书馆,陪她吃饭,无奈吴健雄就是“不开窍”,只顾埋头于学习研究。
吴健雄晚年时回忆起大学生活,也这样说:“我没有时间谈恋爱,我把青春年华忘记了。”
直到毕业以后,袁家骝离开加州大学,两人通过书信联络,吴健雄才慢慢地发现,这个老实又不乏温情的“战友”,好像让自己动了心呢!
1942年5月,两人举行了婚礼。

婚后的日子,快乐又辛苦。当时他们的家在普林斯顿,而吴健雄还在哥伦比亚大学,周末才能回家,家务全由袁家骝操持。
其实袁家骝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,但他对妻子的支持更甚于自己的事业。
婚后多年,他始终毫无怨言地全力支持吴健雄的工作,让她能够心无挂碍地将全部精力投入研究,得以一直活跃在核物理研究的前沿。
因为丈夫的爱,在最为受伤的与诺奖失之交臂的遗憾中,吴健雄才会冷静地与人开玩笑:诺贝尔奖又不是我爱人,我爱它做什么,我爱人叫袁家骝!
相濡以沫,互相扶持,“没时间谈恋爱”的吴健雄,却把婚姻过成了人人艳羡的样子,两人被称作中国的“居里夫妇”。


从1936年赴美,到1973年第一次回国,吴健雄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光,都是在美国度过的。
因为战火硝烟,她回国回家的归程曾屡屡被阻断。
但是,吴健雄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,没有忘记根在何处。
在美国,吴健雄家客厅的茶几上,一直摆放着一只圆盘,盘中清水养着的,是南京的雨花石,那是她思乡的寄托。
1973年,经过多方努力,吴健雄终于踏上了归国的旅程。离家37年,父母兄弟都已故去,吴健雄来到父亲当年创办的明德学校,感慨万分,数度掉泪。

当初选择物理学研究,是想为国争光,而今日回来,吴健雄依然想的是如何为国效力。
她主动请缨,受聘为南京大学、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名誉教授,不遗余力地讲课交流,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科学思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国家科技建设。
后来,吴健雄又与丈夫一起参与研发了被称为“科学神灯”第三代同步辐射加速器,将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推向亚洲第一。
为了改变乡村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,吴健雄邀请东南大学帮助明德学校发展,她郑重向东南大学表态:“学生是将来的栋梁,我们要重视他们,关怀他们,协助他们发展,我身在国外,心怀中华!”
1990年,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“吴健雄星”,向这位功勋卓著的物理学女王表达出最深的敬意。
